1994年采訪了宜昌省運會,
2023年又采訪宜昌省運會,
29年彈指一揮間,
兩屆省運會的感覺,恍若隔世?
29年前采訪省九運會 依稀二三事
第一次采訪省九運會是在宜昌當陽。1994年7月,從武漢坐大巴一路顛簸十余個小時抵達當陽。宜昌市沒有游泳館,省運會游泳比賽放在當陽室外游泳池進行。比賽全用秒表計時,成績公告要等好久才會貼出來。
酷暑難耐中,一個小伙子說話很沖,他在賽會組織和宜昌隊的比賽中兩頭中忙,我等不及成績公告貼出來時偶然問他,他居然一口氣說出前三名的姓名、成績、哪個隊的。他叫黃小銘,是宜昌市體校的校長,和他攀認是武體的校友后,他的態(tài)度才和善了一些。
10月間再赴宜昌市采訪開幕式和隨后的田徑、球類等比賽,那時漢宜高速已基本建好,全是水泥硬路面,由于尚未正式通車,大巴得不斷的離開高速繞道國道或省道走一段,再回到高速上。
宜昌市為承辦省九運會而興建的體育中心讓人眼睛一亮,體育館好氣派,有2600個座位,還有一個副館,體育場上鋪設的居然是塑膠跑道!省八運會的田徑比賽在武漢新華路體育場進行,還是炭渣跑道。
體育中心雖然很大很氣派,但周邊的馬路卻擁擠不堪,三峽大壩正式動工,又逢省運會,人多車多。
那時的媒體單位少,各地方大多有隨隊記者跟著運動隊進出,省里就那幾家媒體,記者們各自為戰(zhàn)。那時沒有電腦沒有網絡沒有傳真機沒有手機,寫稿主要是寫成績和運動員的感言,寫好稿后打長途電話照著念,連標點符號也得念,比如:“他說”“冒號”“引號”“我能奪得這枚金牌非常激動”“句號”“反引號”,如果要寫長稿,都是回單位后再寫再發(fā)。
宜昌入住的賓館,比當陽好了很多,至少不用到郵電局去打長途電話,在賓館里打就可以了,電話費計入房間開銷中。
去賽場靠蹭車,有時去晚了,沒看到比賽但常常能找到黃小銘,他記性好,問他和看比賽是一樣的效果。但比賽的最后幾天里,他沉浸在指揮宜昌隊的比賽中,一臉焦慮,沒心思搭理我們,甚至看到我們就繞著走。
黃小銘在省六運會(武漢新華路體育場)奪得跳遠冠軍
那時各隊的綜合實力,武漢和黃石是具有壟斷性的老大和老二,但這次宜昌與黃石的成績較上勁了。宜昌以前參加省運會,分成兩個代表團,宜昌地區(qū)和宜昌市。省九運會,地市合并成一個代表團了。那時,湖北省體育局的名稱是湖北省體育運動委員會,簡稱湖北省體委,宜昌市體育局也稱宜昌市體育運動委員會,簡稱宜昌市體委。
宜昌的強項是射擊、田徑、舉重,籃球等。宜昌的體育名人是七十年代中八十年代初的男籃劉松和蔡方陵。省九運會,眼見著宜昌就要在總分上贏黃石,但最后還是輸了。宜昌以60金60銀54銅獲金牌獎牌第二名,總分第三名,實現了省運會上的歷史大突破。
29年后采訪省十六運會 恍若隔世
2023年4月去宜昌采訪省十六運會開幕式和此后的游泳、田徑、射擊、球類等比賽。宜昌的市容市貌、體育場館變化之大不用多說,在媒體言媒體。
圖片攝影: 李亞隆
宜昌體育名人比當年多了很多,奧運冠軍趙蕓蕾、汪周雨、世界冠軍田濤、魏軼力、杜玥、李汶妺、全國冠軍孫佳俊等數不勝數。當年省九運會有5000余人參賽,現在省十六運會有3萬人參賽。
歷屆省運會,賽地組委會宣傳部,聯系省級媒體時多是與媒體時政部門或當地記者站溝通,而各媒體的專職體育記者,卻是通過省體育局政宣處來聯絡與組織。省十六運會,宜昌籌委會宣傳部,與省體育局政宣處的溝通與配合十分默契,從籌備工作到各項活動與賽事,組織媒體采訪對接都天衣無縫。
承辦地的媒體都是新聞宣傳中的主力陣容之一,他們集中當地各路媒體的精兵強將,報道各項籌備工作、大型活動和賽事。他們報道前兩項是駕輕就熟,但在賽事報道中卻有些手生,因為各市州的體育專職記者極少。
開幕式前些天,宜昌組委會宣傳部讓我們去給當地30多位記者講講體育新聞報道,讓我們吃驚的是,他們的提問,很專業(yè)很有深度。我們醒悟到,2022年1月從省運會在五峰滑雪比賽開始,他們已經經歷了青少年、群體和俱樂部三大類111個大項中的大部分比賽,在賽事報道中的敬業(yè)精神,讓他們已經成為體育報道的行家里手。
來宜昌的媒體陣容是省運史上空前的強大,有中央和湖北省的主流媒體、香港及海外華文媒體、全省17個市州主要媒體,注冊媒體與記者共有60余家200余人,還首次邀請了新媒體中的知名網站、網紅大V等自媒體。僅僅一個開幕式,就有上百家媒體和網絡平臺直播,觀眾超一千二百萬,傳播力影響力之大可見一斑。
29年前來宜昌采訪省九運會可謂單打獨斗,29年后來采訪省十六運會,如同采訪奧運會、全運會,有車接送站、有媒體專住酒店,有志愿者引導,有定時往返各賽場的大巴,有主媒體中心、場館媒體中心和網上新聞中心。
賽會活動多、賽事多,每家媒體派出的記者有限,很難事事兼顧到,以前是靠記者間的自由組合互通有無,現在,大可放心跑特別關注的賽事,其他信息,點開網上新聞中心,各種信息、圖片、視頻應有盡有。
賽后采訪,常讓我們誤過媒體班車。第一次在奧體中心誤過班車后,我們在雨中找不到出租車,試著在媒體工作群中問了一聲:“還有無車來奧體中心?”不料得到秒回復:“你們有幾個人?立即派車過來?!避嚺铺柵c司機的姓氏、電話全都告訴了我們。賽會期間十余天,無論哪個記者誤了班車,無論有多晚,都能有車接送。
黃小銘(左一)
奧體中心游泳館游泳比賽結束時,遇見黃小銘,這次他奔波在各賽場督導。聊及當年在當陽的游泳比賽,我說:“那時你們的游泳成績好像是第三?這次強大了,金牌獎牌全第一。”他笑說:“時代不一樣了,長江后浪推前浪,以后宜昌的群眾體育、競技體育一定會更好?!?/span>
(轉自4月27日《湖北省體育局》官網)聲明: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 郵箱地址:2416716591@qq.com